信息馆

当前位置: 主页 >> 视觉福利

美女被强污(《红楼梦》中秦可卿——一个被玷污了两百多年的清白善良美女公主)

发表于:2025-02-13 19:01:54 来源:信息馆 浏览:

凡读过《红楼梦》的人,即便是“初段”读者,亦会对书中秦可卿这个人物有着正反两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添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神秘色彩。

一、书中描写的秦可卿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红楼梦》第五回——“游梦幻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第69页。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贾家的长门长孙)之妻(秦可卿),二人来面请”(此段凸显了作为贾家长门长孙媳妇——秦可卿的重要地位和具体掌管宁府内院的日常事务)。

“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一回再来。贾蓉之妻秦氏(可卿)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于我就是了。”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此段反应了秦可卿的机敏灵活,同时她又称呼宝玉的丫鬟袭人等为“姐姐”,侧面说明秦可卿的年龄并不大)。关键是下一句话。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这段话实际是作者曹雪芹已经借贾府中最有权威和公信力的贾母之口对秦可卿下了非常正面的结论和定义。

那么,秦可卿的人物形象从哪里开始变的呢?主要有两处文字改变了秦可卿的人物形象。

第一处是,书中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第115页,作者曹雪芹只有,也唯独在这里设计出现了资格很老的贾家仆人——焦大,借用焦大醉酒后的酒话,写出了如下内容。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一席醉话将“爬灰”之事有意引向了贾珍和秦可卿之间,为作者曹雪芹的真实目的设下了伏笔,埋下了新的“密码”。

紧跟后面的下文,作者曹雪芹又刻意把这个伏笔拉了回来,只是语法过于巧妙和过于隐晦,一般段位读者很难捕捉到。请接着看书中紧接着的下文。

“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按书中所写,身为秦可卿之夫的贾蓉都听见了这么严重和话题和事件,还能装作没听见?,如果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爬灰”是真,贾蓉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容忍,特别是对焦大的放肆还能饶恕?答案只有一个——“爬灰”是真,但不是贾府,更不是贾珍与秦可卿,而是另有更大的隐情和更深的密码。接着看紧接着的下文,宝玉(大致年龄12岁左右)听到“爬灰”之词问凤姐是什么意思。

“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唚(瞎说),你是什么样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捶你不捶你!”。这段语言,间接说明了焦大所说“爬灰”之事——凤姐知道、贾蓉知道、王夫人也知道。由此推断,“爬灰”之事与贾府中的宁府、荣府都没有直接关系而又不能脱开关系。“爬灰”后面一定藏着更深的秘密和某种密码,让我们来慢慢揭开。

影响秦可卿美好形象的第二处。《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尤三姐)耻情归地府,冷二郎(柳湘莲)一冷入空门”第925页。当“厚道帅哥”柳湘莲在宝玉口中得知,贾琏给自己介绍的对象——女子尤三姐来自于宁府之后,跌足道:“这事(亲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宁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并提出要退婚约。作者用柳湘莲这样的直接语言和行动,一下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坐实了在宁府中有诸如“爬灰”等事件的传闻。

以至于两百多年来,读者都误认为宁府除了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其他没有一个是干净的了。但是作者,为了暗写宁府的干净,设计了尤三姐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和对命运的抗争,在柳湘莲面前用柳湘莲送给自己的订婚信物——鸳鸯宝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刎,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美丽的生命。柳湘莲为此亦深感自责和懊悔——从而选择了出家。作者曹雪芹用如此多的笔墨,明着“写”,暗里“涂”,正着说“污”,反着说“洁”。其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渲染秦可卿的神秘色彩。

那么,在作者曹雪芹的心目中,秦可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注意书中以下几点。

一是,前述贾母之言:““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二是,贾府上下之人对秦可卿的态度都极好。特别是“爬灰”所涉及到的主要相关人物,如贾珍之妻——尤氏,秦氏之夫——贾蓉等人对秦氏都非常好,没有任何嫌隙。包括贾珍和贾蓉的父子关系亦非常融洽。其他有关人物等亦未因“爬灰”之说影响到与秦氏的关系。书中还特别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凤姐与秦氏两辈分之人亲如姐妹的特殊关系。包括作者曹雪芹自己的化身——贾宝玉竟然把自己的第一次“梦遗”给了秦可卿。上述现象及判断,明确指向了秦可卿是一个极其正派之人。

三是,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第172页,秦可卿死后,“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贾家辈分最高的,类似于过去的‘族长’级的人物)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对于秦可卿的后事,贾珍又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此话明里让人感觉是贾珍为了弥补对秦氏的亏欠而努力为之,而暗里真正表达的是——凭她的身份,我也只好以我们贾家现有的条件倾尽全力去办理就是了。这里似乎暗示了秦可卿的某种特殊身份和地位。

二、秦可卿的身份之谜

秦可卿到底是个什么身份,让我们继续用《风月宝鉴》所提供的“双面镜”在书中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答案。

第一,首先是名字,正念——秦可卿,反念——卿可亲。特别是名字中的“卿”字,书面理解是——夫妻间的称呼,暗里隐含的意思却是——国君对大臣的称谓。

第二,作者曹雪芹对其卧室的描述。

书中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第69页,贾宝玉要睡午觉,由秦氏领到了上房內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画——《燃藜图》,这幅《燃藜图》的具体内容,在书中专家注解中有解释,但对于知识面有限的我,在看到“燃藜”的第一联想——却是“煮豆燃豆萁”的诗句。不知是纯属巧合还是作者曹雪芹的刻意安排。因为“煮豆燃豆萁”一下就把书中隐藏的密码指向了皇宫内的兄弟阋墙。

作者曹雪芹所刻意提供的这张《燃藜图》,是用《风月宝鉴》提供的“两面镜”这把“密钥”才能打开的通往“太虚幻境”的一个神秘的“旋转门”。

接着再看秦可卿卧室内的物件。一是,墙上挂的——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二是,各种摆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杨玉环)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西子(西施)浣过的纱衾(被子),红娘抱过的鸳枕。”

秦可卿的卧室内真有这些实物吗?作者曹雪芹又用如此重的笔墨要反复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呢?应该是——明确指向其“公主”身份。由此,再用“两面镜”一看——秦可卿就是“公主”身份无疑。

第三,书中对秦可卿的出身交代。

书中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第129页,书中明确说秦可卿是其父亲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从字面的明写——秦可卿是个与贾府有瓜葛的孤儿,但这样一个深受贾家人喜爱的富贵人家的长孙媳,无论如何不会是个被抱养长大的普通女孩。那么,再用“两面镜”去看,作家曹雪芹在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去刻意暗写——秦可卿是个不能说明身份而很多人又都知道她的特殊的“公主”身份。

三、作者曹雪芹所刻意暗写的秦可卿其人。

第一,秦可卿——暗示“此卿可亲也”。

第二,不可明说或者是必须隐藏的特殊的“公主”身份。

第三,其为人之好。如书中(第171页)所写:

一是凤姐的态度。当凤姐在睡梦中听得“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应该是联想了很多事情),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二是宝玉的表现。当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吐出一口血来。赶紧换衣赶了过来。”

三是众人的状态。“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明写,是对其突然离世的难以理解,是否与‘爬灰’事发有关?)——暗写其非正常死亡(实际是因深陷宫斗漩涡,严重抑郁而自缢于天香楼)。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莫不悲嚎痛哭者。”。

四是当夜就连夜急忙赶来的许多长辈。“宁国府前,两边灯笼照如白昼,彼时贾代儒、代修(两个‘代’字辈的人)、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文’字辈的人)”,还有其他“王”字辈及“草”字辈的人等都连夜赶来了。意图很明确——就是秦可卿人缘很好。

五是下葬选用的棺木。是用重金购买的义忠亲王“老千岁”自己留下未能使用的“樯木”棺材。——暗指葬礼规制是和“千岁”的规制一样。

六是从葬礼的规模分析。应该是宁府倾其所有,千方百计,按照“千岁”、“公主”的规格下葬的。这里,明写是贾珍爱惜秦可卿才有如此规模,但暗写是贾珍感其真实身世,无论如何死后也要恢复其应有的千金小姐公主身份的礼遇。如果仅是“爬灰”之故,应该更可以低调才是。

七是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特别是北静王水溶,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亲自来路祭。仅凭贾家的一个没有生育后代的孙子媳妇能有如此待遇吗?更加之,一个身为叔叔辈的贾宝玉,亦一身孝服送葬。

第四,从“太虚幻境”关于秦可卿的“判词”中可以发现更多隐晦的密码。

通过《燃藜图》这个旋转门,我们跟着书中(第74页)的意境来到这处神秘所在——牌楼上所写“太虚幻境”(明写),宫门(注意是“宫门”)上却书“孽海情天”(暗写)。

作者曹雪芹在此第五回——“太虚幻境”中隐藏了大量的密码。是整篇石头记的核心部分,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以隐晦的语言、暗写的方式,刻下了这一“兄弟阋墙”历史事件对曹家的巨大影响的历史碑文——“碑记”(石头记),具体内容陆续展开。

现在还是回到秦可卿其人。

一是秦可卿位列金陵十二钗之第十二位,位不及第10位的巧儿,为什么?还要用“两面镜”这把密钥。正看——是第十二位,反看——是第一位。

二是对秦可卿的判词描写(第79页)。“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里明写秦可卿是悬梁自缢的)。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即相逢必主淫。(此系明写的“情”和“淫”,看似神秘无比,但无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此系暗写的“孽”,暗指兄弟宫斗与荣府无关,涉及到贾家被抄家的灾祸起源于宁府)。

再看第82页众宫女演绎的《红楼梦》歌词(第86页)中,唱写第十二钗秦可卿的——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里明写是秦可卿由公主落入凡尘,风情万种,因情坏了家风。即便明写,也只是“情”而已,并没有写“淫”)。”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这里明写是贾家的颓堕是因为贾宝玉的大爷贾敬,一败涂地罪过在宁府,根本原因是“情”。但这里暗写的却是——曹家的颓堕是因为曹雪芹的叔叔曹頫站错了队伍,曹家的消亡主要原因是在叔叔家。根本原因不是本辈人包括秦可卿等人造成,而是“宿孽”才是根本——上辈子的人“造的孽”造成的,与秦可卿等无关)。

秦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第86页)”。一个聪慧善良、洁白如玉、美若仙女的秦可卿跃然纸上!

历史必须还秦可卿——“卿可亲”一个公道!

此系第三只眼看红楼系列第1.5集

有关“太虚幻境”的神秘暗语。以及贾敬(原型曹頫)不是出家炼丹(明写),而是身陷囹圄,收在狱中没有自由,连过生日都需要送饭去(暗写)等内容解析,容我在逐步拆解密码的过程中,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