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馆

当前位置: 主页 >> 视觉福利

清池村美女(董大妮: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发表于:2025-02-14 02:13:29 来源:信息馆 浏览:

清明时节话英雄①

董大妮: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她遭毒打羞辱,却不向敌人屈服;在被活埋之前,她厉声斥责恶霸……

董大妮: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记者王韵涵李慧

开栏的话

数十年前,安阳大地匪军盘踞,陷入黑暗。是这样一群革命英雄,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让被黑暗笼罩的安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尽管战争岁月已经远去,但缅怀英烈、祭奠忠魂是人们永不忘却的。又是一年清明节,本报特派记者寻找革命烈士的印迹,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1946年冬,在安阳县水冶镇阜城东街,有位人称“水冶刘胡兰”的烈士董大妮,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传颂至今。面对土匪的扫荡,她主动站出来。落入匪军魔窟后,她受尽折磨毒打,几次被打昏迷,始终坚贞不屈。恶霸恼羞成怒,最后将董大妮等难友活埋。在就义的最后一刻,董大妮用力高呼:“共产党万岁!”年仅21岁的董大妮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3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安阳县水冶镇阜城东街,找到了英雄董大妮侄子王虎成的住处。看到记者来访,老人来了精神,讲述起他从父辈口中听到的那些故事。

参加革命 从普通农妇成长为妇女干部

“我没见过婶婶,婶婶的事都是从我父亲口中得知的。”王虎成说,在水冶镇阜城东街,提起他婶婶董大妮的英雄事迹,40岁以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婶婶原来是个农村妇女,被村里推选为妇救会主任之后,就成长为一名优秀农村妇女干部。”王虎成说,1945年冬天,安阳县第六区派王万里等四名干部来到当时的阜城村,领导群众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和雇工增资运动。1946年春,阜城村妇救会成立。“由于婶婶思想进步,拥护八路军,群众都很喜欢她,全村妇女就选举她担任妇救会主任。”王虎成说。

就这样,董大妮当选了妇救会主任,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她工作积极,善于联系妇女群众,经常连夜访贫问苦,对妇女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发动妇女与地主进行斗争,还组织青年妇女做军鞋、护理伤员。在她的宣传发动下,村里100多名女青年参加了民兵组织。”王虎成自豪地说。

接受任务 毅然留下来帮助干部转移

1946年10月,安阳县各区党员干部、民兵及家属携带公粮、物资转移到安阳县西部根据地,做好与敌人开展武装游击斗争的准备。

安阳县第六区区长立即召集阜城村支书、农会主任、民兵大队长、妇女干部等主要村干部布置了备战任务。

“接受了上级的任务后,大部分群众很快做好了准备工作,可是部分干部、民兵家属和一些群众对上山一事犹豫不决。考虑到形势一天天紧张,党支部和农会决定暂时将婶婶和叔叔王三具等同志留下,让他们继续动员、帮助干部转移,监视地富分子的活动,其他干部全部转移。”王虎成说。

匪军盘踞 面对敌人酷刑坚强不屈

王虎成介绍,在200多名干部、民兵、积极分子及家属转移上山后,国民党四十军纠集各路地方敌匪占领了水冶。地富分子在乡公所、保公所支持下,疯狂地威逼翻身农民退粮、退地、退物资,并大肆迫害和残杀村干部和积极分子,斗争形势日益恶劣。

“1946年11月,地主李克瑟带着还乡团进村后,拿着黑名单在村里大肆搜查了一天。虽然抓到几名积极分子和无辜群众,但没有找到俺婶婶,他们不肯罢休。”王虎成说,一天下午,李克瑟闯入董大妮娘家。

“一进门,他用雪亮的刺刀逼着婶婶的母亲交出女儿。俺婶婶怕她母亲被伤害了,赶紧从屋内挺身而出。后来几个人就将她捆住,押到国民党珠溪乡公所,绑在了院内的一棵枣树上。乡队长大麻子、李克瑟等人掂着棍子,拿着刑具,开始审讯俺婶婶。面对询问,俺婶婶一言不发。”王虎成说,匪军气急败坏,把董大妮打得伤痕累累。即便如此,董大妮坚强不屈,匪军始终没有从董大妮嘴里得到一点口供。

誓死不渝 被活埋献出年轻的生命

今年84岁的李明昱老人曾是村里的儿童团排长。回忆起董大妮和十几名难友英勇就义的那一刻,一切仍历历在目。

1946年11月21日凌晨,匪兵闯进监狱,把董大妮、王三具等难友押到了水冶镇东关外附近。“敌人在那儿挖了三个大坑,让他们排成一行站在坑边。”李明昱说,面对匪军营长蔡子藩的叫嚣,难友们一动不动,用愤怒的眼光一起看着蔡子藩。

随后,董大妮和难友们被推进深坑里。“在埋之前,蔡子藩还走到董大妮跟前,厚颜无耻地让董大妮嫁给他。没等蔡子藩说完,董大妮朝他大骂,并用全身力气狠狠地踢了蔡子藩两脚!”李明昱说。气得跺脚的蔡子藩下令把董大妮等难友埋了,董大妮猛一挺胸,用力高呼:“共产党万岁!”阵阵响亮的口号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回荡……年仅21岁的董大妮壮烈牺牲了。

“婶婶和叔叔就义的第二年(1947年)2月5日,安阳县委、第六区区委、区政府在清池村为他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为他们树立了纪念碑,告慰他们的英灵。”王虎成说。在王虎成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这座树立在村口附近的纪念碑。老人站在碑前,抚摸着斑驳的碑文,沉默了片刻。

“这是1947年为纪念婶婶等烈士所立的安阳县第六区被难烈士纪念碑,当时的县委书记何高民亲自撰写了碑文。”老人说,每年清明节和中元节,一家人都会去祖坟祭拜董大妮和王三具。